体育热点

构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治理路径

2025-07-11 05:03:12

本文转自:青海日报

构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治理路径

郭晓琴

安博体育

建设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青年一代肩负的重任,青年学生的身体健康关乎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未来。当前,学校体育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深度交融,已不再局限于体育系统内部,而是与整个教育治理体系密切关联。在此背景下,需明确国家、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重构新时代学校体育“家校社”多元协同治理体系,统筹整合学校、家庭与社会资源,动员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提升学校体育教育治理能力,营造学校体育发展新生态,实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统筹优化师资配置,实现体育教育供给平衡。教育资源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保障,在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优化学校体育师资配置是优化教育资源的重要任务。教育部门应首先填补学校体育教师数量缺口,确保生师比达到国家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并不断完善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奖励机制,稳定体育师资队伍。其次要均衡区域学校体育资源供给。区域均衡发展是实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针对目前区域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体育资源,合理规划社会体育场地的开放时间,拓展学生体育锻炼场所,创新未来学校体育锻炼空间,满足学生课后体育服务和体育锻炼需求。

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强化体育课堂育人实效。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课后体育延时服务是构建学校体育高质量治理体系的重要抓手,而课内外体育教学活动一体化设计则是促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可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总体目标,科学、系统地设计一体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有机衔接中小学不同水平段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构建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结构化课程教学体系。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新教学理念,做到教学理念先进、各学段教学内容规划一体化、学生学习有成效、课堂教学有特色。充分挖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拼搏精神、规则意识等融入体育教学全过程。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体育教育向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

完善课后体育服务,建设校园特色体育文化。首先激发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以学生兴趣为导向,制定系统的课后体育延时服务方案,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结合学生生理特征、师资配置及校本体育特色等要素实施特色化教学策略。针对低学段学生,应以体育游戏为载体,重点发展基本运动技能和培养体育运动兴趣,开发趣味性练习模块;面向高学段学生,则侧重专项运动技能的系统传授。其次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健康行为产生正面影响,课后体育活动内容与形式的多样化、常态化、特色化是营造校园特色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为此,需通过丰富的课后体育活动设计,逐步打造特色大课间、校园体育竞赛、校园体育文化节等体育活动品牌,营造浓厚且富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与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夯实基础。例如,可推出“校园健康跑”“学生趣味运动会”“跳绳争霸赛”“趣味篮球赛”等特色活动,在满足学生多元化兴趣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繁荣创新。

安博体育

协同多元主体治理,优化配置社会体育资源。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经之路。首先充分发挥体育课程与师资优势。学校积极主动开发家庭体育实践项目、亲子运动课程及运动作业等特色资源,提升家庭体育的参与度,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其次完善监管体系,优化社会体育资源配置。针对当前社会体育力量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应充分发挥统筹主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与职能转型,科学规划、有效调控和严格监管社会体育资源。再次,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政府、学校、家庭和校外培训机构等多元主体,应进一步明确协同育人目标与权责边界,形成教育合力。学校首先应发挥协调组织作用,通过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整合优势资源、提升课后服务质量等方式,为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家长则要增强协同意识,其中具有体育特长的家长可积极参与资源建设;校外体育培训机构则应坚持教育本位,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体育服务平台。通过建立多元协同治理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最终实现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总之,学校体育教育应充分发挥育人、兴教和强国的多元价值功能,通过内外协同治理路径,激活学校内生资源,建设特色体育文化,建立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机制,优化配置社会体育资源,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从而逐步实现多元主体协同推进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教育生态愿景,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筑牢坚实基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学校体育力量。

〔作者单位:豫章师范学院。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生外联:‘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构”(项目编号:22TY19D)〕